x
一卡通∶  密码∶    · ·

师德先进个人

浙江省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 王一菲先进事迹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5-09-17    点击数:1038  打印



                       

事迹材料

王一菲,女,19802月生,博士,副教授。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就读于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基地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现任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她政治立场坚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与行动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自觉践行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她勤学善思,除在工作之余主动自学外,作为支部委员,还积极组织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她始终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并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了党员在思想方面的先进性。在2012年度被评为嘉兴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14年度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崇高的教师工作。长期坚持奋斗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勤奋塌实做好日常教学和育人平凡工作。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始终抱着对学生的爱心,努力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课外尽可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积极上进。为学生解答考研、就业中有关疑问,尽量给学生正面的客观的全面的引导不以偏激的片面的哗众取宠的语言误导学生。她是一位言传与身教并重的优秀教师,得到学生的肯定和尊敬。在2008和2013年度曾两次被学生评为嘉兴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全校十名)。一直以来,王一菲老师在不断地学习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学习处理好爱和自由的关系。她最钟爱泰戈尔的一首诗,这也是她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她给学生的是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

教学上,积极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自20079月从教以来,主要承担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是基础化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上课思路清楚、重点突出、生动新颖;注重师生交流,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问与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创造思维空间。结合相关课程的研究前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及时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窗”外精彩的科学世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好评。曾获得2008年嘉兴学院“讲课比赛优胜”、2009年嘉兴学院“教坛新秀奖”等。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一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发表教改论文2篇,作为副主编编写和出版《化学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和《化学合成技术实验》两本实验教材。

除了课堂教学,王一菲老师每年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每次从选题、实验操作、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另外,每两年一次的“浙江省大学生化学学科竞赛”,她也是主要的指导教师,并多次取得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从2012年开始,她还积极参加了“嘉兴港区高级分析工培训”的工作,是无机分析的唯一授课教师。

三、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显著

科研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自2002年开始从事无机多孔材料的研究工作,合成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将低品质的天然矿物改性成为高性能的阳离子交换剂和吸附剂,用于环境领域,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问题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以SCI论文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和《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和“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知名期刊多次引用。目前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对二氧化碳的捕获研究”;正在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一步法可控合成与催化应用”(第二参与者)和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铜/氧化锌纳米材料的一步法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二参与者);已完成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和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各一项;曾经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校科研重点项目和多个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较广。

老子有言:“道可道,非常道”。王一菲老师科研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对“道”加深认知的过程。通过科研创新,促进了她对所涉及领域知识的积累、方法经验的获取、理论水平的提升,这些都可以构成教学内容或者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高了她的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四、服务意识较强,倾心教学管理

在兼职工作方面,积极做好支部组织委员、课程组组长、二级实验室主任、教学督导、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按照学校和学院统一部署和安排,协助支部书记组织好支部生活,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做好支部组织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支部和党员的看法和建议,及时做好收缴党费工作;在教学研讨、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各项活动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承担任务。目前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嘉兴学院“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作为一个在成长中的年轻高校教师,王一菲老师努力做到了“善待自己,善待学生,善待职业”。她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又普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


版权所有:嘉兴大学工会、妇联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

邮政编码:314001 电子邮件:ghzj@mail.zjxu.edu.cn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33040202000604号  


  • 嘉兴大学教工之家